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小故事

<一朵玫瑰花>
有位紳士在花店門口停了車,他打算向花店訂一束花,請他們送去給遠在故鄉的母親。
紳士正要走進店門時,發現有個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紳士走到小女孩面前問她說:「孩子,為什麼坐在這裡哭?」
「我想買一朵玫瑰花送給媽媽,可是我的錢不夠。」孩子說。紳士聽了感到心疼。
「這樣啊……」於是紳士牽著小女孩的手走進花店,先訂了要送給母親的花束,然後給小女孩買了一朵玫瑰花。走出花店時紳士向小女孩提議,要開車送她回家。
「真的要送我回家嗎?」
「當然啊!」
「那你送我去媽媽那裡好了。可是叔叔,我媽媽住的地方,離這裡很遠。」
「早知道就不載妳了。」紳士開玩笑地說。
紳士照小女孩說的一直開了過去,沒想到走出市區大馬路之後,隨著蜿蜒山路前行,竟然來到了墓園。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墳旁邊,她為了給一個月前剛過世的母親,獻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遠路。
紳士將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後再度折返花店。他取消了要寄給母親的花束,而改買了一大束鮮花,直奔離這裡有五小時車程的母親家中,他要親自將花獻給媽媽。



 
* 為逝者舉行盛大喪禮, 不如在他在世時善盡孝心。*  

夏山學校

內容綱要:
  以愛鼓勵孩子自由發展,學校應該適應學生,而非使學生適應學校。談論進步主義開放教育必然提及典範:夏山學校,其實夏山學校並沒有複雜的教育理論,只是為「讓孩子自由發展」的可行性作見證。創辦人尼爾對兒童的教養主張採取一種適性而自然的方法,他的耐心和努力把夏山的孩子帶上幸福的康莊大道,也給全世界從事教育工作的朋友帶來鼓舞。《夏山學校》的重要性在於它揭示出真正勇者無懼的教育原則,整本書就是一個愛孩子的故事。
讀後心得與反思:
  有人以為夏山是一所放任的學校,暗示它是一群無法無天的野蠻孩子的學校。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或許偋棄一切ˋ管訓ˋ約束ˋ指導ˋ道德訓練和宗教教育,和平常正規的教育有很大的差別,但是我想,不一樣的教育方式,會教育出不一樣的孩子。每種教育方式都有其好壞,不能依照其教育方式來評斷其好壞。台灣的學生接受獻在這種體制下的教育方式就一定好嗎?其實不然。許多學生的想法被制約了!
  我認為夏山學校的教育方式是一種突破,而且,是好的突破。其中提到:他的最大優點是培養健康自由的孩子,使他們的生活不受恐懼與仇恨的摧毀。夏山的基本目的是:是學校適應兒童,而非使兒童適應學校。這句話不斷被提到顯示了作者推動讓兒童自由發展的教育理念的決心。
  或許有很多人不喜歡這樣的教育方式,或許他們以為瘥這樣的教育體制下教育出來的小孩子會是野蠻的ˋ不聽勸導的,但是我認為,這樣未嘗不是一種新的突破,或許自由發展會是發展出另一種人格的教育方式阿。

新聞稿

十歲童不借同學玩具 慘遭瑞士刀殺害
  英國時間八日早晨,一名年約十歲男童被路人發現陳屍在路旁,身上有多處刀傷,被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檢方研判,男童已死亡多時,詳細情形有待檢方進一步調查。
  家屬接獲通知前往認屍,男童家長哀慟不已。追悼會上,有一名男童坐在一旁嚇得全身發抖,記者採訪那名男童,男童說:「因為他不借我玩具,所以我才拿刀子打他殺了。」令人聽了毛骨悚然。
  根據檢方調查發現,男童說:「因為怕被媽媽罵。」而非因為殺了同學而感到心虛。檢方懷疑,男童的死,是否真像男童的同學所說的那樣,或者,兇手另有其人?許多疑點還有待檢方查證和釐清。

我的母親

  那一天,一如往常的,下了課回家,媽媽和平常一樣在廚房裡準備晚餐沒多說什麼。我脫了鞋進房間後,妹妹打開我的房門說:「外婆走了!」我整個人突然間腦子一片空白,緊接而來的是像源源不絕的流水一般止不住的淚。我走到廚房拍拍媽媽的肩膀說:「媽咪,你還好嗎?不要難過了!」她只說等一下要去收拾外婆的東西,就繼續準備晚餐了。我轉身回到房裡,覺得很自責,竟幫不上什麼忙。媽媽總是故作堅強,即使再難過再傷心也幾乎沒在我和妹妹的面前哭過。
  外婆出殯的那一天,我才更明白一個母親對女兒來說有多重要,就算曾經有過的不愉快和爭吵也都不復存在了!當棺木堆進火化爐時,媽媽整個人跪坐在地上痛哭,我抱著她也和她一樣難過,我能感受到媽媽當時的心有多痛!要親手送走最親愛的人是多難的一件事啊!
  告別式結束的那天晚上,我的心情好複雜,突然間覺得自己應該更成熟懂事一些,不能再做出讓媽媽傷心難過的事情,因為那時後悔也來不及了。人生不過短短幾十年,眨眼間,媽媽已經陪伴我、扶養我走過了十八年了,人生的旅途上,世事難料,我們還能在彼此身邊一起走過多少個十八年呢?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我希望自己能在有限的生命裡好好孝順她--我的母親。

由基更羸善射

  某日,楚王在苑囿中打獵,忽見一隻白猿,楚王便命令擅長射箭的人將白猿射下,那些擅長射箭的武士和侍衛發了許多箭,只見白猿將箭打掉,還自得意滿地笑,那些箭對白猿一點殺傷力都沒有;楚王很憤怒,便命令由基出馬,由基才剛將弓箭拿起,白猿及抱樹哀號,可見由基射箭的技巧高超,連白猿都有所耳聞。
  六國時,有個人叫做更羸,他很有信心地對魏王說:「臣不需要任何的便能將獵物拿下。」魏王聽了之後不以為意,心裡只是覺得這個人過於誇大、驕傲,因此便沒有多想!但是身邊卻一直有人不斷提到更羸的箭法高超、神準,即使魏王再怎麼半信半疑,還是會好奇是否此人的箭法真如傳聞那樣的好。
  因此,魏王雖對更羸這個人的射箭技術心存懷疑,卻仍把他召進宮裡。一日,魏王問更羸:「你的箭法真能達不發箭也能夠將獵物射下的地步?」更羸回答:「可以!」
某日,魏王聽聞有雁將從東邊飛來,於是魏王便令更羸不發箭而將雁射下。果不其然,傳言一點都不假,更羸不需射箭,只需將弓拿起對準正在天空中的飛雁,弓上沒有箭,只建更羸輕拉了一下弓,便將雁射下了,全場嘆為觀止,也證明他的射箭技術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